首頁 > 電子報

 

生技醫療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2009.07.02

  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發展已超過20年,近年在政府與民間的積極推動下,對於生技醫療產業的投資,已由過去每年的新台幣數10億元,增加到近5年每年約200億元。截至2006年底我國生技製藥公司已超過1,100家,總營業額達新台幣1,790億元,近5年平均成長率約13%,仍不斷加速發展。其中,以醫療器材產業的營業額最高,2006年為新台幣697億元,其次為製藥產業,營業額為新台幣660億元,新興生技產業營業額也達到新台幣434億元規模。生技產業的總出口值為新台幣606億元,進口值為新台幣1,332億元,國內市場需求則為新台幣2,517億元。其中,製藥產業在我國屬「入超」產業,出口值遠遠落後進口值,2006年出口值為75.7億元,進口值高達487.8億元。

  然而,在全球生技醫療產業8,000億美元的產值當中,台灣2005年的產值僅約47億美元,只占0.58%,其中以製造及醫療器材占大宗,其次是健康食品及新興生技產品,但缺乏自行研發、利潤較高的新藥及高階醫療器材,可見台灣多年來在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模式,並未創造出應有的經濟價值,在國際上也缺乏競爭力。過去台灣的產業發展著重在製造端,只看量產規模,但利潤卻趨薄,因此產業結構需要轉型,往知識密集產業發展。

  而生技醫療產業正是屬於知識密集產業,強調創新與發明,往往須經過多年研發,才會有產品出現,所需資本較大、遭遇風險較高,但成功後的報酬率也較高,產品生命週期也較長。而這種發展模式,並不像以代工製造為主的產業,而且涉及的法規、支援設施及基礎環境,也不同於電子業及其他製造業。

  台灣的電子資訊產業的製造能力,向來為世界稱道,而醫療能力早已躋身世界水準;因此生技產業正可結合這些有利的基礎條件,應用資、通訊的基本建設,整合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高效能的電子資訊產業設計製造能量,形成典型的知識服務產業,並創造台灣經濟的附加價值。

  「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優勢,應將重點放在創新研發,而非代工製造。」因此,應積極尋找與國際知名廠商合作或授權機會,經由技術移轉、收取權利金,再利用優渥權利金、及從大藥廠所取得的量產製造經驗,自行開發自有品牌的新產品,這才是可行的發展模式。

  目前盛行的健康食品及中草藥,也可透過新藥研發來增加附加價值;而符合GMP規格的學名藥公司,也有機會參與新藥研發,承接臨床發展用的產品或中間體製造,或轉型成新藥開發及生產公司。

  因為進入生技產業其氣一定要夠長,生技產業不能短視近利,一項生技產品(如藥品)的問世至少要10年以上,不能因為5年沒成果就放棄。產業界要從本身做起,靠著跟國際接軌,讓國際資源進來,才能推動產業發展。而一家生技公司必須擁有智慧財產權保護,並擁有技術開發能力,該產品的市場價值能吸引大廠投資,或是將其智慧財產權在適當時轉售給其他公司或作為與大廠合作的籌碼,才有可能在未有產品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資金浥注,持續開發出該項產品並推動上市。

  但台灣目前的生技產業聚落尚未成形,公司規模普遍太小,管理人才相當不足,技術獨特性及新穎性不夠,資金募集不易,研發資源少而且分散,缺乏創新及整合行銷,因此,許多中小型公司瀕臨泡沫化,這些都是生技產業未來的發展隱憂,如何提高產業競爭力,是未來必走之路。

新聞來源:振翔智財股份有限公司整理

回目錄

 

Copyright © 2009 振翔智財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02)2951-8689 / FAX (02)2951-8669 / 新北市板橋區長安街277號 / 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二段37號24樓